港股进入仙股时代

转自:医药财经

18A章节的崛起与现状

18A章节,即香港联交所《上市规则》中的第18A章,专为尚未盈利或没有充足营运历史的生物科技公司量身定制。

2018年4月,港交所正式在《主板上市规则》中新增第18A一章,允许符合条件的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IPO上市融资。“18A”正式生效后,港交所在其官网首页挂出五个红色大字——开启新时代。而现在“18A”被视作“港股开市25年来最大的制度性改革”。

这一章节的推出,港股进入仙股时代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资渠道,使得众多创新型企业得以在港股市场崭露头角。然而,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18A章节上市,市场也逐渐显露出一些新的特征。

2024年8月20日,同源康医药-B在港交所成功IPO,这意味着自18A上市规则实施以来,共有66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该规则成功在港交所上市。

在这66家企业中,有10家企业股价跌破至1港元以下,分别是:润迈德-B,北海康成-B,三叶草生物-B,堃博医疗-B,腾盛博药-B,心通医疗-B,德琪医药-B,开拓药业-B,迈博药业-B,歌礼制药-B。这意味着,港股18A即将进入“仙股”时代。

所谓“仙股”之“仙”,源自香港人对英语“cent”(分)的译音。“仙股”就是指价格已经低于1港元的股票。在美股中,当股价不到1美元的低价股,被叫做“pennystock”。纳斯达克要求在其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收盘价保持在1美元以上。

当一只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时,纳斯达克会认定该股为pennystock,不符合上市标准,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“清退”(注意:一般会有180天~360天的清退周期)。

除了有10家港股18A公司股价不到1港元/股,还有有2家企业目前的市场估值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徘徊,分别是北海康成-B和润迈德-B。今年8月6日,北海康成收盘价定格在0.23港元/股,市值1亿港元左右(折合人民币不到1亿元),这也是港股18A第一个市值跌至1亿港币以下的上市公司。

以下是华谊信整理了这些企业的现状,具体名单如下(数据截至2024年8月20日)。

第一个里程碑——摘“B”

“B”的标志会出现在通过18A章节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企业的股票名称中,旨在说明企业尚未正式取得营业收入,也是港交所向投资者提示“企业存在一定风险”的一种讯号。

到目前为止,共有百济神州、信达生物、君实生物、康希诺生物、复宏汉霖、诺诚健华、康方生物、再鼎医药、荣昌生物、诺辉健康、博安生物、3DMedicines这12家企业已经成功摘“B”。

于企业来说,摘掉了“B”的帽子说明着公司的营收能力和在市场中的表现得到了认可,投资者会更愿意买账,也是企业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的一种体现。

理论上,如果企业移除B的标志,说明此类企业通过港交所的盈利测试,如收益测试、市值测试、现金流测试等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从统计的数据来看,这些企业虽说摘掉了“B”的头衔,但多数还是处于亏损的情况,摘“B”的举措只能说明这企业的营收状况得到了改善,但并不能说明企业已经开始扭亏为盈。企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运转和成长才有可能变为盈利状态。

大部分港股18A企业在上市后的募资情况都较为一般,整体亏损也比较严重,公开数据显示:在已上市的企业中募资最多的为百济神州,其募资额达到了70.85亿港元;而募资金额最少的是润迈德-B,募资额仅为1.49亿。

多家18A企业股价处于“破发”状态,也有个别企业传出将被并购或者私有化信息,企业已经停牌。在18A上市的66家企业中,仅有6家企业股价高于发行价,分别是:百济神州、信达生物、康方生物、科伦博泰生物-B、荃信生物-B和近日上市的同源康医药-B。

未来展望与策略建议

面对港股18A市场的“仙股”时代,投资者和企业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。

对于投资者而言,应加强对企业的基本面研究和分析,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、市场前景广阔、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。也要注意风险控制,避免盲目跟风或追高杀跌。

于企业而言,则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。一方面,要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力度,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;另一方面,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,确保企业稳健发展。企业还可以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合作方式,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
港股18A进入“仙股”时代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。面对这一新变化和新挑战,投资者和企业都需要积极应对、主动作为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